追忆30年邮递光阴
作者:刘志鹏 陶 梅 牟庆义   2018-10-14   

  没有网络的时代,信件是人们通讯联络的主要方式。1989年,16岁的赵生勇就被招入到当时的邮电局工作,成为一名乡村邮递员,每天他的工作就是投递信件,后来,信件逐渐被电话取代,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邮件、微信等又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工具,点点鼠标,信件转瞬即达,这是当时的赵生勇怎么也想不到的。在此,我们走进赵生勇工作的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安吉支局,听他讲述与邮政工作一起发展变化的故事。

  赵生勇一参加工作就是从事投递,以投递报刊、平信、挂号信,还有电报、汇票和包裹为主,一开始都是走路,背起邮包送到村里面。那时的他,一个绿色的邮包、一顶遮阳挡雨的帽子,就是工作时的“标配”。每天一早,他都把报刊、信件分拣好,装到邮包里,开始一天的投递工作。那时,乡村的道路基本上全是泥巴路,道路崎岖,村寨又分散,他走村串户,把报刊、信件送到村民们手中,有时候一出门就是一整天。 

  “刚开始的时候是步行,到1993年以后才配发单车,以前的交通不方便,一点小田埂路便是邮路了,骑车也不好骑,以前农村又穷,只能去得了马车,要是说坐公共汽车想都不敢想。”赵生勇说,由于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人们交流全靠写信,在他手中传递的既有异地恋的青年男女写的情书,也有寄托游子思乡之情的家书。信件对当时的每一个写信人、收信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遇到下雨天,为避免雨水打湿信件,他宁肯自己淋雨,也要小心翼翼地把信件保管好,在送信投递的近三十年中,他恪守投递原则,从不因天气等原因而延误。

  赵生勇的身影,安顺市蔡官镇塘官村村民锁雯最熟悉不过了,据她回忆,赵生勇从她读初中的时候,就一直送信,送到现在都还在送,虽然现在信件特别少,但是包裹却越来越多。他风里来雨里去,不管地方多偏僻,都一直送到家,服务特别周到。蔡官镇对门坡村村民娄洪清也对赵生勇竖起大拇指,他说:“在交通不方便的那个年代,赵师傅就骑个自行车送,慢慢地,开小三轮车送,骑摩托车送。邮递员辛苦,下雨要来,天晴要来,道路困难也要来。几十年如一日,我特别感谢他!”

  据了解,乡邮派送有“五定”,即定班期、定路线、定时间、定人员、定地点。按照工作安排,赵生勇需要投送邮件的范围多达四十多个村寨、社区,由于范围广、投递量大,邮件只能两天一送,为了按时配送完成,他经常需要加班加点,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他的投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据赵生勇介绍,1995年配了摩托车以后,道路也越来越通畅,现在配了个面包车,基本上一天要送两到三车,几百件的邮件量,一车装不完,得往返几次,交通工具改善了,刮风下雨送邮件也轻松多了。

  赵生勇经历的从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再到汽车的投递方式,也正反映着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赵生勇也感受着社会经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所在的蔡官镇以前都是老屋,现在即使在农村,基本上每家都是两、三层楼房,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也让蔡官镇受益,村村通、户户通,全部通到各家各户,赵生勇开车投递邮件都很方便。

  而作为一名基层的邮政员工,赵生勇也感受到企业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1998年邮电分营,中国邮政拉开了改革的序幕,到如今,邮政已经走过了20年独立发展的历程。赵生勇说刚刚和电信分家时,起步艰难,工资低。而如今,随着企业的发展,待遇也越来越好,现在一个月能拿到四千多元钱。

  窥一斑见全貌。从改革之初的阵痛,到后来政企分开、邮储改革、速递物流改革等重大改革的推进,如今,经过转型升级后的邮政,业务涵盖了函件、报刊、速递物流、集邮、票务、电商平台、金融储蓄、汇兑等多项服务。

  而赵生勇的工作,也再不是过去那种“骑着自行车,背着满满一邮包信件走街过巷投递”的形象,除了日常的投递工作,他还利用走村入户的机会,主动把服务送上门,为有需要的客户办理快递、报刊、汇款等服务。

  言谈间,赵生勇拿出汇款单,“你看,以前我们送得最多的就是汇款单,而现在基本上都很少见到了。”赵生勇说那是因为现在有了邮政存折、邮政卡,还有一些村民用上了手机银行,现在他所在的支局邮储余额也逐年攀升。

  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赵生勇平时工作的真实写照,在他30年的工作中经历的发展和变化,印证了正是改革开放,激发着企业的活力;正是开拓创新,引领着企业的转型升级,但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不变的还是邮政“为民服务”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