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做好一件事

——记四川什邡市洛水镇二营业所投递员邹生福
伍倩 程淼2020-08-12来源:中国邮政报

  一连几天的炎热天气之后,洛水镇迎来了一场大雨。四川省什邡市邮政分公司洛水镇二营业所投递员邹生福在风雨之中四处奔走,只为将当天进口的包裹及时投递到客户手中。 

  尽管雨下得很大,但邹生福坚持按时出班投递。出班前,他总是先细心地用遮雨棚布将邮件、信件遮挡得严严实实的,而后才急急地穿上雨衣,一头扎进雨中。往往是一圈下来,邮件完好无损,邹生福的鞋袜和裤脚却“喝”饱了水,一整天都干不了。一位客户见状说:“邹师傅啊,外面楞大的雨,你难得跑嘛,晚点儿再送过来也行。”邹生福笑着说:“邮件到了,就赶紧给你送过来嘛,万一你着急需要喃。”朴实的话语让客户心里暖暖的,而邹生福这种等不得、冲在前、少埋怨、多干事的工作作风也逐渐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 

  前不久,邹生福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邮政‘五星闪耀’劳动竞赛最佳投递员”。他说,这只是企业对自己的肯定,作为一名普通邮递员,只不过把投递这件事干了34年而已。 

  “先进个人”“服务创优揽投员”……34年的收获,都浓缩在一本本荣誉证书里,它们无一不印证着这位一线投递员工的赤诚之心。 

  保持军人作风 兢兢业业工作 

  邹生福所在的投递室,是一间窄小的临时营业包裹房,但投递室的内务却整整齐齐,保留着他作为一名退伍老兵的优良作风。 

  1986年,退伍后的邹生福加入中国邮政。90年代,他骑着一辆自行车,跑遍了灵杰镇(后合并为洛水镇)所辖的12个村、95个组,投递报纸、包裹、汇款单、信函等。后来,他的运输工具变成了电瓶车,每天拉着越来越多的包裹邮件穿梭在村镇,数十年如一日风雨兼程。34年的投递生涯,为邹生福留下了许多“职业标签”。 

  标签1:湿上好几回的衣服 

  投递室内,只听见“哗哗哗”的一片响,厚厚的一沓报纸很快就分好了类。把所辖地段的报纸、信件分拣完,再把一摞摞报刊往电瓶车上装,虽是初夏,这一整套程序下来,邹生福已是满头大汗,他笑笑说:“夏季高温时节,每天衣服都要湿上好几回。” 

  标签2:5分钟解决的午餐 

  目前,邹生福负责投递的经济开发区范围内有上百家企事业单位,报刊投递量非常大,与此同时,乡镇包裹投递量也在逐年增长。为保证投递质量,邹生福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接收完进口邮件以后才开始吃饭。而无论春夏秋冬,他平均只用5分钟的时间就能吃完一顿午餐,放下饭碗,他开始争分夺秒地投递邮件。 

  标签3:投递精准的“活地图” 

  34年的投递工作,让邹生福成为了灵杰镇的“活地图”,他总能在最短时间内按收件地址准确无误地投递。无论客户在茶馆喝茶休息,还是在田间地头干活,他都能把邮件准确地投递到客户手中。邹生福说:“有时寄件人写错地址或者电话,一时半会儿邮件投不出去,我就千方百计地寻找,跟熟人多方打听、走访,想尽办法把邮件送到客户手里,我心里才踏实了。” 

  适应时代变迁 提升展业技能 

  投递员在每天早晨分发好早报以后就出门投递,中午归班对当日的进口邮件进行分拣整理,然后出班投递。随着时代发展,投递员的工作也发生了不少变化,这对投递员的展业能力有了更高要求。以前都是使用纸质登记簿进行投递反馈,投递员需在投递完当日邮件后在投递室加班整理归档资料。后来,揽投员可以通过手持PDA设备做投递反馈,这大大提升了投递反馈效率,但是对于邹生福这批“60后”投递员来说,要改变几十年来习惯的工作方式,学习新事物,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可是,邹生福没有任何抱怨或是畏难,而是很快调整好工作状态,虚心地请教青年员工如何使用展业设备。在一次次摸索和操作中,他克服了一个个困难,最终对智能设备的操作由生疏变为精通。 

  还有3年,邹生福就要退休了。在临时网点艰苦的投递环境下,他从没有怨言。在得知自己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邮政‘五星闪耀’劳动竞赛最佳投递员”称号时,他热泪盈眶:“这算是给我平凡的投递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不悔当初,不负未来。邹生福将站好最后一班岗,继续穿梭在乡间小路,用坚守诠释“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