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红色党路上的邮政服务 | “三线邮局”里的家国情怀
2021-05-20   

乌蒙大山,南北盘江。

在贵州省西部,六盘水——这座被誉为“江南煤都”“十里钢城”的城市也在历史的变革中育先机、开新局。高楼林立的大厦、车水马龙的街道,凉风依旧,却早不见荒山之貌。

时间抹平了岁月的棱角,却把青春与热血定格。

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演变,我国周边形势异常严峻。由于当时我国的工业、铁路等过于集中在沿海城市,工业布局非常脆弱,一旦发生战争,后果不堪设想。为加强战备,1964年,中央决定建设第二套完整的国防工业和重工业体系,将国防、科技、工业、交通等生产资源逐步迁入三线地区。

所谓“三线”,指的是根据战略构想,全国划分为三类地区:北部边疆和东南沿海地区叫一线,中部内陆地区中间地带叫二线。三线是指长城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内陆地区,包括 13 个省、自治区的全部和部分地区。作为西南地区的六盘水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具备了建设备战基地的优势。

好人、好马、上三线——岁月无声,誓言铮铮。从1964年到1980年,“三线建设”历时16年之久,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余万热血之士,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义无反顾踏上离家千百公里的行程,把最朴实的家国情怀留在了乌蒙山下。

历史未曾忘记。

今日,在六盘水钟山区荷城街道,凝聚着“三线文化”精髓、占地40.22亩的三线建设博物馆建成于2013年,吸引着不少市民、游客前来参观。2015年,全国首家“三线建设”主题邮局落户博物馆,作为展厅的一部分,主题邮局也成为了大家必来的“打卡点”。

走进邮局的大门,深绿的栅栏、绿色的邮包、古朴的柜台……时间仿佛静止,“把一颗红心献给党 献给祖国献给人民”鲜艳的红字印在白墙上,让人又回到那激情的岁月。六盘水市分公司结合“三线建设”与“红色足迹”两大主题,在“三线邮局”相继推出相关主题邮册、邮品、明信片,主要有“印象三线”“磅礴征程”明信片册、纪念邮资封、片,“磅礴征程”个性化邮票,图片选配以“三线建设”时期实景照片为主,搭配三线建设博物馆内场景图片。还结合“三线”时代特征推出“时代印记”粮票珍藏册等。

“破木板一捆,烂席子一铺,就是我们的一张床。”81岁高龄的彭海泉老人翻看着明信片,明信片上一张张老照片让他的回忆如潮涌。

1966年,26岁的彭海泉响应党的号召,还来不及与湖南湘潭的家人告别,连夜从东北出发,在密不透风的闷罐火车里,高唱“团结就是力量”,前往大山深处,在六盘水青杠林农场参与三线建设工程。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战略的优势注定着交通的劣势。明代思想家王明阳被贬贵州时也写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不知西东。”

今天的贵阳到六盘水,高铁仅需要一个半小时。而当年,从贵阳到六盘水再到青杠林农场则需要花上一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火车换汽车,汽车去不了就步行——这是彭海泉和同志们颠沛而至的路途。

山连水复,舟车难行。彭海泉说,在艰苦的建设环境下,没有手机、没有电话,就连发一封电报都要去城里,单程就得花上一个小时。与家人唯一的联系就是那一封封价值万金的家书。

至今彭海泉还记得送信人的模样:一个50岁左右的老大哥,戴着草帽,背着打满了补丁的邮包,脚上穿着一双沾满泥巴的大雨靴。山路难行,自行车是没有的,大哥都是步行投递。每次到达林场传达室,他都会挥舞着手中的家信,对着传达室里小憩的工友吼一声:“信来喽!”话音未落,大家一起涌上前翻找着家信,每到这时,大哥总会笑眯眯地说:“莫急,莫急!”偶尔看他从邮包里拿出一个干硬的馒头啃,也不知道大哥吃的是早饭还是中饭。

1951年,邮电系统相继在六盘水成立了盘县邮电局、郎岱邮电局和水城邮电局,在“三线建设”期间,邮政行业一直都是服务民生基础设施的中坚力量,邮政员工与当年建设们一起创造了“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财富。斗转星移,在“三线精神”的指引下,邮政在服务地方经济上,展现出更大的动力。

近几年,六盘水市分公司助力扶贫攻坚,深耕乡村振兴,积极推进“黔货出山”,销售扶贫商品506131件,农资销售1000吨;为当地猕猴桃种植户发放贷款2.9亿元,使猕猴桃成为农户的“致富果”,产业覆盖1.13万户农户,共计3.06万人受益,并带动务工人数4000余人。

时间无痕,精神永驻。

这也正是“三线邮局”的魅力所在,过去与现在,追忆与展望,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都浓缩在那一枚枚纪念封、一张张明信片、一本本邮册里。购买者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系着红领巾的学生,还有被年轻父母牵着蹒跚学步的小朋友。

2019年的夏天,一个从外省赶来的老人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三线邮局”,翻着邮品给小孙孙一一做着介绍,言语间难掩激动之情,“这是当年爷爷战斗过的地方啊!”小男孩双手捧着脸蛋,认真聆听,稚嫩的眼神透着希望的光。

那一幕,让“三线邮局”的工作人员李萍至今印象深刻。

这,就是传承的意义。

文:宋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