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赋能简单 让创意落地|中国集邮与观唐文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21-12-23中国集邮公众号
    分享到:

    为深入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实集团公司“十四五”规划中主动顺应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推动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要求,12月22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与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目标,在文化创意、科技赋能、场景升级、IP梳理整合及销售渠道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以邮为媒讲好中国故事。中国集邮有限公司总经理任永信,北京观唐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保刚,中国集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爱国出席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

    观唐文化拥有中国众多优秀文化遗产IP资源,并以数字科技展览、文创IP开发和授权等多元业务为支撑,致力于构建国内强大文化艺术平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2017年起,观唐文化承接了故宫“石渠宝笈”数字产品的开发和展览,通过新颖的创作手法和尖端科技,为消费者打造兼具科技与人文之美的高品质文化产品。

李保刚董事长与赵爱国副总经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集邮与观唐的缘分始于一次精神交流与思想碰撞。10月27日,观唐文化董事长李保刚做客文脉·国脉——文化大讲堂,以《文创IP产品开发和文创文博资源数字化》为题,详细介绍了文化产业领域的政策行情、实践理论、商业模式等内容。三大定律、三大突破、四要素、四大聚集令人印象深刻,也为双方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李保刚致辞

    李保刚董事长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对任永信总经理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任总近期在央视、北京台等媒体上推广集邮文化表示非常关注和认可。他认为双方的合作是一拍即合的。

    一是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不管是观唐追求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还是中国集邮以邮为媒、以文化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都是贯穿始终的。

    二是在文化产业的打造上。双方都是在不遗余力地挖掘、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并致力于产业链的打造。

    三是在数字技术的结合上。优秀文化传统要用现代科技挖掘出来,用现代的语言传播出去,就需要品牌的引领、场景的落地。邮政有历史责任有文化积累,更有场景传播,只要结合数字化技术,注入好的创意,通过合适的场景传播过去,就能做得更丰满、更新鲜、更有现代价值。他认为双方合作前景无限美好,并以李白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来表达祝愿。     

任永信致辞

    任永信首先引用北宋先贤邵雍的《冬至吟》“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子之半时是指夜里 12 点,此时万物皆静、阴气最盛,而极阴之处阳生,酝酿着最强劲的爆发力,最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充满希望的阳生

    任永信称赞李保刚董事长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善于跨界,一般不做事、不做一般事、做事不一般,因为文化、因为缘分,因为初心、因为使命,与观唐再度牵手,偶然中有必然,这源于三方面:

    一是共同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加快数字化改造,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守正创新,推陈出新,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共同的责任,更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二是共同的文化底色。纵览天下、俯仰古今为,继承华夏、诠释经典为观唐对文化充满敬畏;邮票是“国家名片”,看得见、摸得着、买得起、带的走,一枚小小的邮票萦绕着多少人的乡愁,你在这头我在那头,浓缩着多少珍贵的记忆。双方均致力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文化之功,一曰担当,一曰传情,担当令社会有责任心,传情令思想有流动性,二者皆为生生不息之动力。

    三是互补的专业背景。中国集邮的优势在于品牌、资源、内容、渠道,而观唐则在场景应用升级、IP授权和数字赋能等方面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双方牵手,可以让赋能倍增,让经典传承。

    任永信用三组等式来表达对双方合作的效能的期待:

数字+文化=让赋能简单

内容+场景=让创意落地

匠心+共享=让精彩无限

    最后,任永信引用毛泽东主席的名言“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并认为这次合作让思想插上智慧的翅膀,让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李保刚请任永信一行参观了观唐文化艺术区及内设美术馆,重点了解数字化应用与场景打造等相关内容,并就数字赋能等相关领域进行探讨。北京故宫观唐文化、敦煌观唐文化等项目负责人,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