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源百里画廊,碧波倒映着嶙峋山峰,苗寨的飞檐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原来我们出村走的是悬崖小路,现在沿着柏油路自驾15分钟就能到集镇,住的是特色民居吊脚楼,随时能视频通话、刷短视频。我还可以利用邮政平台帮助村民卖农货。”毕节市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邮政便民服务站店主杨雨美的声音响亮而自豪。
毕节邮政充分发挥网点+站点优势,以落实网点“七责”工作为针,以普惠服务为线,将央企的政治责任与社会担当融入助力乡村振兴的滚滚洪流,在化屋村织就了一幅“兴业、美村、富民”的锦绣画卷。
根系深扎:“七责”落地 筑牢乡村服务桥头堡
毕节邮政以打造成为“贵州邮政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为契机,按照集团公司“七责”规范指导,对3663个站点优中选优,打造出500个优质的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示范店。在站点为老百姓办理存款、引荐贷款、投送邮件、揽收包裹、代售农品等便民服务,实现“一站多用、一点多能”,让便民服务站成为村里的“网红打卡点”,将网点“七责”延伸到村庄、落实在百姓的生活日常。
沿着蜿蜒的旅游公路驶入化屋村,一座白墙青瓦的邮政便民服务站矗立在村口,门楣上的“化屋村综合便民服务站”几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这里不仅是物流网络的神经末梢,更是毕节邮政践行“七责”的生动缩影。
“以前取包裹,要花10多块钱打车去镇上,来回折腾半天。”村民杨秀英记忆犹新。如今,在“邮快合作”模式下,中通、申通等7家快递企业的快件统一入驻服务站,邮政“直投到村”的绿色邮车每日穿梭于山间公路,将包裹直接送达服务站。乡邮员按逐日班次运行,站点收寄的邮件当天即可搭上邮车发往全国,真正实现“取件就在家门口,寄件不用出村寨”。
村民赵蓉笑着说:“现在寄腊肉给城里的孩子,扫码下单后半小时就有人上门收件,又快又方便。”这些看似寻常的改变,每年可为化屋村200余户村民节约寄取件成本10万余元,更将“最后一公里”的焦虑化为“零距离”的温暖。
产业赋能:畅通双循环 激活乡村经济血脉
在化屋村邮乐小店站点的电商农特产品展示区,黄粑、小黄姜等本地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前来购买的游客络绎不绝。店主杨雨美介绍,“游客中意的产品,直接扫码就可以下单。游客到家了,包裹也就到家了”。杨雨美通过入驻邮乐网、开通邮乐小店,上架了本地农特产品6款,累计带动小黄姜、民族特色刺绣服饰销售数千单。其中赵玉学黄粑订单量持续攀升,仅此一项销售额已有2.83万元。
赵玉学黄粑是当地的一家小微企业,专业生产本地特色产品——黄粑。老板赵玉学表示,“邮政的服务真是暖到心坎上了,生产原材料直接送到家,产品可以通过邮乐网、黔邮乡情平台远销省内省外。由于我们是邮政的示范企业,还能办理50万元惠农贷款,可以说邮政就是我们的娘家人”。
邮政的赋能远不止于销售,由其提供的一台免费双屏机,搭载着“邮掌柜”系统,成为小店智慧运营的“中枢神经”。商品管理、运营监控、收银结算、批销进货……曾经需要往返县城处理的繁杂事务,如今在指尖就可以轻松完成。通过该系统便捷的批销渠道,杨雨美节约了大量往返路费和时间成本,通过“邮掌柜”系统带动,全店月均收入达7000余元,生动诠释了渠道责任与协同责任的乘数效应。
金融活水:“邮”惠民生 浇灌致富之花
在化屋村综合便民服务站简易金融服务区,商户杨浩宇正在办理收款码牌激活业务。“以前收款都是现金和线上平台,存取都不方便。现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收款码牌,切实解决了我们经营的后顾之忧。”杨浩宇说。
村民杨瑞华申请10万元“融资E贷”,用于自家农家乐的经营周转,银行经理2小时就到现场审核通过。“以前跑银行要半天,现在家门口就能办贷款,利息还低。”杨瑞华高兴地表示。
此外,站点开通的代缴水电费、话费充值等服务,更是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通过手机远程就能帮家里解决琐事。
毕节邮政严格落实毕节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推进“村邮站+快递超市+简易金融”建设工作,将普惠金融深度嵌入乡村振兴战略,构建起简易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镇的服务体系。截至今年7月,化屋村便民服务站均实现寄递、金融、农村电商100%叠加。
普惠共享:多维服务 托起乡村美好生活
在推进“七责”工程的迭代升级过程中,便民服务站早已超越单一的寄递功能,蝶变为集金融、民生、文旅服务于一体的乡村“服务综合体”。
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邮政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文旅领域,打造“旅游+邮政”特色品牌。面对化屋村日益火爆的旅游热潮,便民服务站化身“文旅驿站”,游客不仅能在此便捷寄递苗家特色服饰,还能通过邮乐网线上平台,将旅途中的惊喜直接寄回家。邮政分销产品区的本地菜籽油、时令水果等特色商品,也成为游客青睐的“乡村味道”。
从代购生活物资,到代寄地方特产,便民服务站切实满足了村民日常所需。店铺的日用品零售区与邮政分销产品区互为补充,既保障了村民的“米袋子”“油瓶子”,也通过“大单品进村”丰富了商品选择,提升了生活品质。
如今,走进化屋村综合便民服务站,看到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乡邮员正将新到的包裹整齐上架;店主通过邮掌柜系统高效管理库存;游客饶有兴致地扫码选购特色农产品;村民轻松取走远方的牵挂,也寄出丰收的喜悦……该服务站已成为最具活力的公共服务节点。
乌江之水奔流不息,见证着化屋苗寨的沧桑巨变,绿色邮路蜿蜒向前,承载着毕节邮政的使命担当。从基础服务扎根的坚韧,到产业赋能的智慧;从普惠金融的温情,到寄递网络的高效;从助力农产品出山的决心,到服务八方游客的热忱——毕节邮政以网点“七责”为笔,在乌江源畔奋力书写着服务乡村振兴的时代答卷。这幅画卷,底色是邮政绿的担当,亮色是惠民生的温度,终将汇入黔西北高原壮阔的振兴洪流,生生不息。